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水务营商环境
发布时间:2021-11-08
为进一步服务市场主体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南海水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思维,聚焦企业获得用水中的难点、赌点、痛点问题,深入实施“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时限、减次数”等行动,对标省内标杆案例,查漏补缺,补齐短板,切实解决用户获得用水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。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供水保障
水量足
建立了小观水厂、米山水厂双水源联合供水、供水主管道环状多回路供水的安全保障体系,第三水源南海水厂正在建设当中,建成后三路水源确保城市供水有备无患,万无一失。
水压稳
对水厂、管网水量、压力监测点等供水情况由智慧水务平台实施动态监控,及时精准调节水量水压,保障供水平稳运行,供水管网压力符合标准。
水质优
水质检测委托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和省级 A 级资质威海市水务水质检测中心检测,具备生活饮用水全部 106 项指标的检测能力,全程对原水到管网末稍水的水质进行跟踪检测。
(二)信息化建设
威海南海新区水务有限公司自2016年开始“智慧水务”信息化平台建设,积极按照“互联网+”及优化营商环境“网上办、一次办”的要求建设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。利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地理空间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整合水厂、泵站、管网、水表、用户等数据,并对海量水务数据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,得出相应的处理结果辅助水务生产运营决策,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、运营和服务流程,实现智慧化管理,保障优质安全供水、排水。
南海新区智慧水务调度管控平台
一是建立了完善的GIS管网地理信息系统。在前期对全区输配水管网的材质、管径、埋深、坐标等数据进行测绘,对阀门、水表、消防栓等供水设施进行全面普查定位的基础上,把这些基础数据编辑录入系统数据库,形成了可视化、移动化的“用水地图”。通过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,工作人员在工程的规划设计、施工、抢修时完全脱离了以前的图纸档案,用手机即可方便快捷的浏览查询管网基础数据,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为我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、新建管网的规划设计、以及分区漏损控制系统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基础依据。
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
二是建立了管网在线运行监测系统。运行监测系统对水厂、加压站的生产数据以及管网运行工况的压力、流量进24行小时在线监测。当管网出现异常情况,通过预警提示,值班人员即可第一时间发现并通知抢修人员及时进行处置,即节省了应急反应时间,又降低了爆管漏损量,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水厂和管网的安全运行,提高了供水安全保证率。
小观水厂在线监控
加压泵站在线监控
三是建立了便捷高效的营业收费系统。在传统收费方式上,通过 开发微信公众号、银行代扣多种缴费功能,对新建居民小区安装智能远传水表,对部分重点企业和用水大户、老旧小区逐步推进智能远传水表改造,实现远程抄表数据采集上传到营业收费系统。用户通过微信就可以查询用水信息以及进行水费缴纳。目前共有远传水表 1.2 万块。
四是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,通过服务热线全天 24 小 时为用户提供咨询、报修、投诉等多方面服务,实现“一站式服务管 理”。并可以对用户实现电话回访功能,对民生诉求方面的问题在最 短时间进行办理和反馈。今年上半年接听用户各类来电 1700人次左右,处理率100%,受理 12345 政务热线转办问题 100多件, 服务过程满意率100%,办理结果满意率99.99%,办理城管平台反馈问题40件,办理完成率100%。很好地解决了用户反馈的各项问题,显著提升了群众服务满意度。
五是已经打造了精准高效的四级分区漏损控制系统。依托管网地理信息和 运行监测系统而建立的分区漏损控制系统,用于高效准确地计算与分析各分区产销差,为自来水精细化区域产销差和漏损率控制提供数据依据,同时结合管网测漏工作,即可有效对管网漏损进行管控,降低漏损率。
分区计量各类数据
下一步将结合生产管理及服务需求,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,进一步推进生产运行自动化、调度管理智能化、营商服务网络化,持续拓展信息系统应用范围,提升管理效能,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,在流程环节做减法,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及群众满意度,为推进营商环境加油助力。
(三)对外服务
供水报装系统:实现微信公众号供水报装、查询、缴费等线上办理,针对南海外地用户多的特点,正在开发微信公众号供水合同网上签订,提升办理效率。但还没有实现爱山东APP上的各项功能的开通。
营业网点全覆盖
区内设有 2处水务营业网点,3处农商银行代收网点方便用户就近交费,实现15分钟缴费圈。
缴费方式多样化
推出微信公众号、现金、网银、银行代扣等多种水费缴纳方式,
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交费需求。
涉水业务全城通办
进驻南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水务窗口,以及实现了水电暖气营业网点共享、涉水业务全城通办。
用水无感过户
由于暂时缺乏大数据平台支持,没有实现不动产登记与用水过户网上业务“一网受理、一次办好”。
二、典型做法
(一)打破政企信息壁垒 推行获得用水“四零服务”
20201年,对标营商环境获得用水指标最优做法推出了获得用水“零申请、零材料、零跑腿、零费用”的“四零”服务等便民惠民措施,大幅提升了用户获得用水的便利度。
零申请
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水务集
团业务系统之间跨系统业务协同,无需用户申请,就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渠道提前获知项目信息,主动核实用户用水需求,提前介入服务。
零材料
报装所需项目图纸通过审批部门多图联审系统获得,无需用户提供,同时推出电话受理用户用水需求,不必提交申请表,实
现了供水报装零材料。
零跑腿
大力推行网上办、掌上办,实现微信公众号用水报装受理。
从提前介入获取新建项目信息至装表通水实行“客户专员”专人负责、全流程追踪,主动提供解答咨询、协调进度、预约上门、帮办代办等服务。通过上门服务和线上服务相结合,实现了供水报装零跑腿。
零费用
用户办理用水手续的费用为0,水务公司负责供水主管道至单位用户水表井,水表井等其它土建工程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,也可由水务公司代为施工。
(二)水电气打破独立运作模式,共享营业网点
积极协调电、气、暖等专营单位,实行营业网点共享,着力
打破独立运作模式,为用户提供水电气暖同类型业务“套餐式”或“点单式”服务;不断拓展可办理业务广度,下一步将研发订制自助终端机逐步实现水电气一站式自助业务办理。
(三)今年以来,为扎实推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
细化服务机制,提升服务保障。
一是推行网格化客户服务模式,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,并依托党员志愿服务队,积极进社区、进企业开展群众大走访和志愿服务。
二是本着“产权有界限、服务无界限”的原则,对用户内部
供水设施提供延伸检查问题无偿服务,并提供有偿维修服务。今年已为用户提供服务200 多次,得到用户一致好评。
三是加强日常管网巡检维护,确保日常维修服务与管网巡查
四是加大夜间管网检漏,确保管道故障第一时间发现,第一时间处置,提高漏耗控制水平。
五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,有序推进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,降低管网损耗,优化供水保障。
六是实施错峰停水维修,对非紧急性管网维修任务,安排到深夜用水低峰时期进行,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停水给用户带来的不便。
七是扎实学习同行业维修技术,提高维修技能,在部分管网阀门的抢修工作中实行带水作业,保障维修过程中用户正常用水。